印度尼西亞貿易部官員表示,11月精煉錫出口量僅464.98公噸,創下至少八年以來新低,較前月大減了93%。10月精煉錫出口數據也由 7,420.24公噸修正為6,989.04公噸。官員并未透露錫出口大減的原因,但印度尼西亞政府從11月1日起對錫出口規則進行了調整,旨在堵上漏洞、阻止非法采礦并增強管控價格的能力,這或不利于該國錫出口。
印度尼西亞計劃在2015年把錫出口限額減少50%,希望藉此推動錫價上漲。印度尼西亞國有錫業集團公司(PT Timah)財務經理Ahmad Rosidi表示,現今印度尼西亞是錫更大出口商,錫出口限額的下降將影響到全球錫供應。預計此舉將推動明年錫價上漲到5%-10%。
數據顯示,今年印度尼西亞錫出口量或達到7.5噸-8萬噸。若政府實施限制錫出口量的政策,將導致錫出口限額只有4.5萬噸。
Rosidi認為,印度尼西亞政府通過的各種條例已經引發關注,也將協助該國礦業部門,主要是錫條產品工業好轉。根據2013年第32號貿易部長條例規定,錫條產品僅能通過錫交易平臺,為此,錫條的來源必須明確,并受到檢查員的核對,有助減少非法錫采礦。
Rosidi對錫的需求前景表示樂觀,因全球電子市場增長,亦將增加市場對錫的需求。Rosidi稱,錫的57%應用用于電子的錫焊料,并且除了使用價格更高的金與銀之外,錫產品不會由其他產品替換,因此,錫條的未來前景越來越明朗。